近日,為保障印度尼西亞神華國華印尼爪哇7號2臺105萬千瓦燃煤發電工程的復工復產,國家電投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山東院”)的7名員工在防護服嚴實的包裹和隔離中,登上了奔赴印度尼西亞的飛機。
據了解,山東院此行7人團隊的主要任務是配合爪哇7號項目2號機組的試運工作。據了解,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該項目2號機組的啟動會被迫推遲了5個月,為后續項目實施增加了難度。
印度尼西亞是傳統的“海上絲綢之路”的重要據點。目前,當地正在建設的爪哇7號2臺105萬千瓦燃煤發電工程正在逐步成為中國“一帶一路”倡議與印尼“全球海洋支點”對接的能源新地標。如今,要在疫情防控常態管控下開展2號機組試運工作,難度卻非比尋常。
莫道君行早。此次山東院7名員工出發之前,一位久經考驗的老黨員早已就位。 “雖然此次疫情屬于不可抗力,但是如期履約、盡快按照合同要求實現項目‘雙投’目標,是我們目前最大的任務。”因疫情滯留國內不能返回項目現場期間,爪哇7號項目經理趙忠明心心念念的,仍然是項目進度,恨不得插雙翅膀飛到現場去。
在得知有中轉飛印尼航班信息后,趙忠明第一時間聯系業主人員,主動要求跟隨先頭部隊趕赴現場。
6月16日,印尼疫情防控形勢仍然紛亂,家人和同事們都非常擔心,趙忠明卻“如愿”爭取到寶貴艙位,逆行南洋。“我先出來就是給大家做個榜樣,作為領導干部,危險的時候必須得帶頭,率先垂范,同時也給后來者吃個定心丸。”
為最大程度降低風險,趙忠明高度警惕,實行自我隔離,17個小時的奔波,他最長11個小時不吃不喝,同時留意各種出關、疫情防護信息,形成《出發印尼行程總結》《返回印尼出行須知》《出鏡健康申報操作碼指導》《個人防護知識》等文件,儼然一名探路者,事無巨細的為后來人做好出行攻略。
抵達現場后,趙忠明按照規定進行隔離和封閉辦公,期間,這個“光桿司令”,組織完成項目2號機組所缺的總計56項備件發運,協助業主排定試運計劃,為2號機組首次并網做好充分準備。
“我們將堅決完成2號機組的試運移交工作,請領導和各位同事放心,我們準備好了!” 7月3日,在山東院黨建工作會議暨紀念建黨99周年大會上,趙忠明代表項目部通過視頻匯報工作情況,這名老黨員的決心,和他必勝的信心,一如視頻中傳來的慷慨激昂。
截至目前,山東院有25名員工奮斗在海外項目現場。7名“戰友”的加入,讓趙忠明更有底氣:“我們將不等不靠,依托現場技術力量,踏踏實實有序推進2號機組的試運工作,打造這一中國制造、中國標準、中國管理集中呈現能源地標新的里程碑。”
對于世界能源電力來說,爪哇項目是一張名片;對于爪哇項目來說,這一些逆行者,也是一張張名片,代表著中國企業的責任和擔當。 |